《7只“蝶中皇后”同现戴云山保护区》追踪
【资料图】
工作人员在野外首次记录到金斑喙凤蝶从蛹脱壳羽化过程
通宵蹲守 见证羽化成蝶
雄蝶羽化
5龄幼虫
残蝶产卵
科研人员监测羽化过程
泉州晚报之前的报道
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保护区管理局”)工作人员在追踪调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时,记录到珍贵的雌、雄蝶生态行为与习性,多次创下全国首次记录,惊喜连连。
近日,记者从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,工作人员研究又有新突破,他们在野外环境下记录到金斑喙凤蝶从蛹脱壳羽化和雌蝶产卵过程。这在金斑喙凤蝶研究领域,均属国内首次。
精心守护 记录羽化全程
去年,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团队顺利找到金斑喙凤蝶的栖息地,观测到这些“蝶中皇后”攻顶、觅食等生活习性。但金斑喙凤蝶在野外交配、产卵、孵化、结蛹、羽化等,蝴蝶研究界均无记录。
为了实现零的突破,科研监测团队从2022年9月中下旬开始,就在金斑喙凤蝶的寄主植物上寻找它们的卵。“那边的树,每一棵我们都爬上去,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寻找。”科研人员陈文伟介绍,经过“大海捞针”般地搜寻,他们终于找到了多枚如同袖珍珍珠般晶莹剔透的小卵。
从那以后,科研人员长期监测这些卵,记录下金斑喙凤蝶从卵孵化成1龄、2龄、3龄、4龄、5龄幼虫直至化蛹的全过程。
2022年11月开始,金斑喙凤蝶幼虫化蛹后,开始了漫长的蛰伏过冬过程。“我们总共监测了20多个蛹,几乎天天都要去看一眼,观察有没有什么变化。”科研人员笑着说,这些珍贵的蛹成为他们的“小宝贝”,大家定期观测,每逢刮风下雨还担心它们被破坏掉。2023年春节期间,气温骤降,保护区内出现雨雾凇,大家生怕脆弱的蛹受到伤害,连夜赶到现场去观测。
2023年3月,经过漫长的蛰伏后,金斑喙凤蝶翠绿色的蛹壳渐渐变黄,这预示着它们要羽化成蝶了。
“我们就像等待新生儿宝宝一样,24小时守候着。”陈文伟介绍,由于没有经验,也没有相关的科研资料可以借鉴参考,科研团队成员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,带着干粮轮流在现场守候着。为了记录下珍贵的羽化过程,科研人员还特意在野外布置了“摄影棚”,光相机就架了四五台。
守候了数个通宵,曙光终于来了。3月底的一天晚上9点多,蹲守的科研人员突然听到一声轻微的“咔咔”声,仔细一看,原来是蛹壳前端裂开了,随后蛹壳的裂缝越来越大,几分钟后,一只华美的金斑喙凤蝶从蛹中挣脱出来,趴在附近的树枝上,慢慢张开蜷缩着的翅膀,直至第二天清晨才振翅飞走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的蛹都能成功过冬、成功羽化。4月17日,科研人员发现编号为8号的蛹突然不见了,大家急忙到处寻找,最终只在附近的地上找到一些破碎的蛹壳,估计是被天敌捕食。“前前后后总共有4个蛹不见了,大家都很心痛。”
据统计,本季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团队总共监测了20多个活蛹,其中有5只雌蝶成功羽化,其余羽化出来的均为雄蝶。
偶遇残蝶 首次记录产卵过程
金斑喙凤蝶破壳羽化,开始了新一轮短暂而又璀璨的生活。科研人员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观测记录。
4月26日下午3时许,科研人员小黄在金斑喙凤蝶蜜源植物附近观测、巡查时,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只扑棱着翅膀的大蝴蝶,但却飞不起来。小黄上前查看,发现那是一只受伤的雌性金斑喙凤蝶,它的一边翅膀已经破碎,另一边翅膀也从根部断裂了。
“它太可怜了。”看到受伤的雌蝶,小黄心里难受得要命,“而且它的肚子鼓鼓的,应该是已经交配过,肚子里有很多卵,快生产的样子。”这只雌蝶在野外肯定是无法生存了,小黄只好将它带回保护区管理局精心呵护、监测。
4月27日凌晨1点多,小黄正在给残蝶喂食时,突然看到两颗小小的卵从它的尾部掉落出来。“啊,它产卵了!”上午8点多,雌蝶产下3枚卵;29日又产下1枚。先后产下6枚卵,这只雌蝶再也没有力气了,产下最后一枚卵后没多久,它也消耗掉了最后的生机。“它肚子里还有很多卵,但生不下来了。”小黄惋惜地说。她模仿野外环境,将这6枚珍贵的卵,分别安置在6片金斑喙凤蝶寄主植物叶子上,期待着它们能成功孵化。
“能够监测到这些珍贵的记录,我们保护区监测团队非常振奋,都觉得去年以来的辛苦付出很值得。”戴云山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文周说,“对金斑喙凤蝶的研究,我们保护区将持续进行。”
□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黄雅琼 文/图
下一篇:最后一页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东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